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工艺品正文

10年涨150倍 玉无准价讲真话遭雷打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9-16 浏览次数:88
  当一块成本2万的玉石成本,在交易市场上被行家们出价低至1.3万还无法出手时,你还会对玉石市场产生“暴利”的印象吗?英国某公司财务总监伍德曼就曾遭遇过这样的“滑铁卢”,“玉器是没有个准价的,它不像钻石,每克拉多少钱是一清二楚的,所以我必须自己挑个数”,伍德曼解释说。
  
  “讲真话要遭雷打”
  
  伍德曼的遭遇只是证明了翡翠交易市场的一句老话“讲真话要遭雷打”,即在翡翠交易中价格都是虚幻的,要看买家是否懂行再开价,而买家的穿着对于卖家的判断也很重要。在汕头市黄金商贸圈南国商城的亿畅玉器行,当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标价太高时,售货员马上表示可以打半折,记者认为价格还不满意,售货员表示,如果有心想买,可以请示公司再半折优惠。由于毗邻“中国玉都”揭阳,汕头的玉器行业颇为兴旺。
  
  同样的情况在毗邻翡翠产地缅甸的西双版纳同样不少见。在版纳的曼景兰珠宝一条街,半数以上的翡翠商家来自缅甸,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,税收政策比之同样毗邻缅甸的腾冲更为宽松。“我们如果卖出一块毛料,大概要交33%的税”,腾冲一名玉器行老板告诉理财周报记者。
  
  在曼景兰的缅甸玉器商铺中,理财周报记者向缅甸老板表示质疑玉器真假时,老板立即出具国内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,以保证自己所售为真品。“对于权威机构的认证,消费者看到打着钢印的证书上面写着‘翡翠’、‘A货’的字样,就相信了。实际上翡翠买卖的利润从数倍到数十倍不等的。”有20多年卖玉经验的揭阳阳美卖家夏女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,证书只能保证是玉石,并不能够说明玉石的真实价值。
  
  “抱团”做生意,
  
  “阳美帮”缅甸公盘拍下70亿
  
  2008年,佛山平洲玉器城动工兴建,国内最大的翡翠原始集散地便从腾冲转移到广东。腾冲荷花乡在上世纪40年代还是有名的雕刻之乡,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,他们的工艺已经远远落后于广东揭阳,“我们只会雕翡翠戒指和耳环”。至此,全国最大的翡翠原石集散地和加工基地都从云南转移到广东。
  
  夏女士是揭阳阳美人,“阳美玉”以其雕工被世人所欣赏,“上好的雕工可以让成本玉增值数倍”,夏女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。夏目前的身份除了玉器行老板,还是广州名汇国际珠宝玉器广场的老板,她拥有该广场1/3的铺位,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,500租户均是从事玉器批发和零售,“每个月可以收到1400万租金”,夏说,投资物业的资金来自于这20年做翡翠交易的利润。
  
  国内的中、高档翡翠玉器90%出自阳美,每年从缅甸开采出来的中高档翡翠原料75%以上流向阳美。“在最近的一次缅甸公盘,成交量突破100亿,其中70%是阳美资金”,夏女士说,“阳美人有合作精神,常常一块上好的石料是几家甚至十几家来合拍的,不管盈亏共同负担,这样资金就雄厚了,都是‘抱团’做生意”。夏的家族在阳美三代从事玉石批发,“我从20岁就开始接触翡翠,自己培养客户,以前多是台湾人、香港人,最近2年翡翠暴涨,来自昆明、北京的顾客更多”,夏女士在阳美的铺面周围还兴建小酒店供客人休憩。
  
  商场抽税35%,
  
  比交易市场贵1倍是常态
  
  “我们一般都做同行和熟客,陌生的个体消费者比较少”,夏女士说,外行人需要鉴定证书来证明玉的真假,但其实一张鉴定证书的成本也就几十元,重点在就算真玉的利润差距也非常大的,这一点证书是无法给保证的。
  
  夏女士建议外行消费者还是在商场购买较为安全:“真假都难辨的,就要到商场去买了,而在商场比交易市场贵1倍是正常的。1万的玉,商家被商场抽取费用再加上交税大概要上交4000元,平均会被抽掉35%,所以在交易市场卖1万去到商场都是要2、3万的。”
  
  “翡翠不像黄金钻石,不包赚”,夏女士告诉记者,她曾见识过9000万的毛料剖出来只有4000来万的价格,而且还是有20年经验的投资人。夏女士说,她从业生涯最惨烈时曾经亏损80%,现在她倾向于规避风险。
  
  入行翡翠:不要碰自己不懂的生意
  
  许先坚
  
  从酒楼生意起家的许先坚同样是在翡翠上打了翻身仗。作为健兴利珠宝公司的掌门人,他旗下的公司由最初的自主开采、雕刻加工、专业批发,发展到目前拥有全香港60%的翠玉批发份额,经营规模也从香港广州道珠宝批发总部,扩张到今天内地6家专卖分店。
  
  许先坚出身农村家庭,贫穷贯穿了他整个童年。青年时代的他被亲戚带到香港打工,从街边卖菜到开夜市大排档最后慢慢发展壮大经营酒楼,许挖到第一桶金。
  
  上世纪80年代,许回故乡潮汕开办毛衣厂和制衣厂,“当时对于员工管理经验很不足,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很薄弱,刚刚开放不久,觉得还没有多少人有这个意思”,许先坚告诉理财周报记者。许的产品主要出口日本,货到日本后,日方以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接货,企业遭受灭顶之灾,许先坚遭遇了事业上的“滑铁卢”。
  
  彼时,揭阳阳美的玉石产业在政策允许下开始发展起来,许先坚决定转行,在朋友引领下他进入翡翠行业。“我进入的时候,其实已经是高潮了,很多人倾其所有进来,最后却落个破产的结局,归根结底都是‘赌’性太大”,许先坚说。
  
  从1994年开始,台湾和香港地区的“翡翠热”已经波及到了大陆,正好遇上这一年的商品抢购风潮,珠宝成为畅销货,接着,翡翠在亚洲的最大市场就从台湾地区转移到了大陆。
  
  许先坚开始并不急于买毛料,而是先跟行家观摩学习,“有时为了研究一块石料的成色和质量,我会不厌其烦地问很多人,直到弄懂为止。”许告诉记者他的经验:“不熟不做。”现在,他对石料有95%以上的判断能力,“这行业靠的就是长期实践的经验。只有买到优质的石料,才能做出货真价实的产品。”由于其专业精湛,如今已被香港珠宝界同行推举为香港玉石协会主席。
  
  对于近2年由于翡翠疯涨而纷纷“下水”的弄潮人,许告诫说:“不要碰自己不懂的生意,特别是在玉石行业尤其如此。”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