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服装饰件正文

知名鞋企品牌为何沾上“伏击营销”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1-30 浏览次数:58
  “伏击营销”这种表述方法由美国运通公司大师Jerry Welsh创造,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。他最初的理念是,在昂贵而又常常理念一般的赞助环境中,进行良性竞争。
  
  现如今,伏击营销常常出现在协会、社团之中——这些协会、社团常常有重要的体育赛事要举办,尽管其他可能的赛事种类可以被用于体育场馆之中。赞助活动是件大事,一个企业可能会花重金去做这些赛事的独家官方赞助商。这种独一性很快就会给其他企业带来麻烦,他们就不得不用一切手段和这个比赛“沾上边”,可他们却不付任何赞助费,而且还不违犯法律。
  
  对于前几年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来说,这12家企业为了得到这种“独一性”的“特权”总共花费了8.66亿美元。还就是这12家企业,他们还为支持营销活动而不惜砸下12亿美元的重金。可是,奥运会后的一项调查却显示,尽管耗费重金,这些品牌作为官方赞助商而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的认同度却低于40%。这类活动的成功意味着,伏击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增长迅猛的产业。
  
  这一切被认为是体育营销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伏击营销。阿迪达斯尽管为了成为前几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运动服不惜花费2亿美金的巨资,但最后还是被中国的李宁狠狠地给伏击到了。“阿迪达斯的惨剧”就在李宁在开幕式最后点燃奥运圣火时发生了——李宁曾经是中国的最伟大的体操运动员、民族英雄,也是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的选手,并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共取得3金2银1铜的成绩,他后来创立了李宁公司。
  
  媒体上的曝光相当于给了他的公司一个免费的、10分钟广告——不仅在中国,全球各地都能看得到。李宁体育十分精明的意识到,他的那段“独角戏”将会使中国的消费者自动相信,他穿的是他自己品牌的衣服——不过事实上,他还是合乎“规矩”地穿着阿迪达斯的官方服饰。为了进一步迷惑消费者,李宁公司的标志和除了和耐克那个著名的“钩”极其相近以外,连口号都非常相近:阿迪达斯是Impossible is Nothing,而李宁的却是Anything is possible。这一切效果显著,在活动结束后,李宁的股票价格在香港上涨了3.4%。
  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